13日,六届中国湖北潜江龙虾节开幕。当晚,群星璀璨,好戏连台,市民在家门口尽享文化。
 

  在潜江,像这样的文化经常上演。
 

  市委书记张桂华说,潜江是曹禺故里,既有曹禺戏剧这样的“阳春白雪”,也有花鼓戏、小龙虾之类广受群众喜爱的“下里巴人”,发展文化事业的优势明显。
 

  近年来,潜江充分挖掘地方色文化资源优势,借台唱戏,精心打造了“演潜江、唱潜江、写潜江、画潜江、摄潜江”五大精品文化品牌和“唱响潜江、舞动潜江、戏迷潜江、欢乐潜江、魅力潜江”五大群众文化品牌,高雅艺术和乡土文化“双花”怒放,形成了独具色的“潜江文化现象”。
 

  借平台,高雅艺术走近百姓
 

  10日上午,梅苑古街西街,国家一级美术大师孔奇书画艺术展开展,吸引众多市民驻足。
 

  欣赏着饱含浓郁水乡风情的画作,美术爱好者赵妤说:“在家门口领略名家风采,真是高品质享受。”
 

  让高雅艺术走近寻常百姓,在潜江已然成为常态。
 

  潜江,拥有戏剧大师曹禺和乐坛泰斗杜鸣心两大文化名人,怀抱“曹禺故里、龙虾之乡”两块金字招牌。以此为媒,创造了享誉盛名的“曹禺文化周”和“龙虾节”节会品牌。
 

  近年来,借力文化名人和两大节会,潜江与中国文联及所属中国戏剧家、中国书画家、中国音乐家、中国作家、中国摄影家协会进行战略合作,先后开展了演潜江、画潜江、唱潜江、写潜江、摄潜江等一系列“国字号”文化活动,提升了潜江的知名度、美誉度,奏响了文化名市建设的强音。
 

  犹记得去年曹禺文化周,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组织“送欢乐下基层——走进曹禺故里”开幕式晚会、二十一届曹禺剧本奖颁奖仪式、陕西省京剧院和安徽省黄梅剧院演出不同剧种《雷雨》、北京龙马社演出话剧《报警者》……
 

  此前,潜江与中国剧协合作,开展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曹禺故里行、梅花奖演员读书班、曹禺剧本奖评奖颁奖等活动,五届中国戏剧奖·小戏小品奖(潜江)选拔赛、央视录播花鼓戏经典唱腔、北京人艺献演《日出》……高规格、高品位的活动搅热水乡。
 

  经中国音协协助,中央民族乐团来潜献艺,《春之声·家乡情——杜鸣心作品音乐会》上演。《中国有个小地方》《歌唱你潜江》《潜江美》《潜江裁缝走四方》等100余以潜江为题材的歌曲广为传唱。
 

  “中国戏剧家协会中青年编剧读书班”在潜江开班,中国作家、中国诗人、中国书画名家曹禺故里行采风创作活动常年举行,碧野、叶辛等作家、诗人、画家纷纷走进潜江……
 

  今年5月27日,“中国知名作家写潜江”文学采风活动再次启动,蒋子龙、甘铁生等文坛大腕来了。
 

  6月11日,中国摄影家聚焦潜江,李前光、周国强等摄影大师来了……
 

  看名家表演,听名家讲座,与名家对话,借助国家一级平台,高雅艺术不断进入潜江,市民文化生活质量比肩大城市。
 

  借台唱戏,潜江文艺人才不断涌现,文艺活力竞相迸发。花鼓戏、皮影戏走出国门,的“潜字号”文艺作品出现井喷,具有全国性广泛影响。
 

  搭舞台,乡土文化活跃水乡
 

  时下,四届“唱响潜江”电视歌手大赛如火如荼,一大批草根明星站在了舞台中央。
 

  “唱响潜江”,群众喜爱,很多人才脱颖而出,成为一方“名角”。农民女歌手曾令娇获得湖南卫视《女人如歌》总决赛亚军,“草根艺人”胡德刚作为殊人才被市群艺馆破格选拔,“跑场歌手”汤晓菲唱进CCTV《综艺盛典》。
 

  近年来,潜江不倾力打造高雅艺术,更搭建草根舞台,大力打造唱响潜江、舞动潜江、戏迷潜江、欢乐潜江、魅力潜江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,让群众成为舞台主角。
 

  2013年,潜江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举办了届潜江市广场舞大赛。去年7月落下帷幕的二届广场舞电视大赛,80支队伍,3000多参演人员,历时3个多月的赛程,点燃了水乡儿女热情,让潜江“嗨”起来、“动”起来。舞蹈小精灵陈安雪跳进央视大舞台,《龙虾情缘》参加湖北省广场舞决赛获得金奖。
 

  跳广场舞在潜江风靡起来。“白天忙农活、晚上练舞蹈。舞出美丽,舞出时尚,舞出精气神。”
 

  提及2013年的“戏迷潜江”荆州花鼓戏业余声腔电视大赛,花鼓戏艺术研究院院长吴培义兴奋不已:“那个前所未有啊!”那场大赛,吸引了潜江、荆门、天门、仙桃、监利、洪湖等地300多名花鼓戏爱好者参加,戏迷大呼“过瘾”。
 

  不如此,潜江每年还开展100多场色鲜明的本土文艺活动。每月一场群众自编自演的“潜江大舞台”广场文化活动,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艺展演、“万人健身活动”、农民文化节、广场舞大赛、青年歌手大赛,为群众搭建起文化舞台,让他们在欢乐的海洋里徜徉。
 

  与此同时,潜江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做足文章,打造了“看大戏、赏书画、咏诗词、观遗址、游大坝、逛梅苑、吃龙虾”等魅力潜江旅游品牌。2014年,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来潜江,旅游收入突破4亿元。
 

  现在的潜江,文化气氛浓郁——一年365天,几乎天天有文化活动;300多个村和居委会,个个都有文艺队伍、活动场地和拿手项目……目前,潜江有各类文体协会50多个,民间演艺团体180多个。据估计,各类协会和团体网罗群众近30万人。
 

  在文化的浸润下,潜江人的生活方式、精气神也在改变。老新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吴厚军说:“过去人们农闲时能打牌喝酒,有些地方迷信、赌博盛行。现在人们忙文化,吹拉弹唱、跑步健身,变化可是大。”
 

  聚合力,“两手”做强软实力
 

  始终坚持政府引导、市场参与的原则,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紧密配合,潜江文化事业硕果累累,先后被授予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、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等称号。
 

  2004年,潜江提出建设“经济强市、文化名市、园林城市”战略目标,十多年来坚持不懈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《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的意见》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》《关于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等政策文件,举办了文化旅游发展高端论坛,明确了潜江文化发展定位、发展模式、发展目标等核心问题。并将600万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,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财力支撑。
 

  “十一五”期间,全市用于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、群众性文化活动、文化产业扶植和文化体制配套改革的投入突破20亿元,其中公共文化支出14112万元。2014年公共文化支出达到7475万元。
 

  市文化局负责人介绍,潜江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,真正实现了“百姓看戏、政府买单”。近年来,共完成免费送戏下乡近700场,送电影20000多场,送图书60多万册,年受益群众80万人次。
 

  通过引进社会资本,潜江已拥有市博物馆、曹禺纪念馆、曹禺祖居博物馆、龙湾遗址章华台基址展示馆、世博湖北馆等9个博物馆,平均11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,远远高于国家规划的2020年我国将实现每25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的建设目标,形成了独具色的潜江“博物馆群”现象。
 

  更令人欣喜的是,搭台唱戏吸引百姓参与之时,也吸引众多商家参与。
 

  本届龙虾节由潜江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,贵州茅台集团“全家福”酒全球品牌管理、市食品产业园、市生态龙虾城、市莱克水产和市华山水产等企业协办。
 

  三届曹禺文化周,黄鹤楼酒业、中伦生态龙虾城等多家企业纷纷赞助。五届龙虾节,金澳科技冠名开幕式晚会,票房收入1080万元,实现盈利。
 

  在潜江,无论是曹禺文化周、龙虾节等大型节会,还是“唱响潜江”“戏迷潜江”等地方性赛事,市场力量的深度参与已成惯例。
 

  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黄剑雄说,我们将牢固树立“文化兴市”理念,把文化作为一种竞力、一种经营城市的模式、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,融入到发展的全过程、全领域,不断激发文化创造力,增强文化软实力,全力塑造文化品牌,打造“文化名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