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日下午,阳光温暖。湖北潜江市光荣院里,40岁的董爱兰正忙碌着给老人们端茶送水。
 

  8年了,她放下优越的家境,乐呵呵地当着一名护理员,始终如一日地照顾着一群殊的老人。
 

  春去秋来,她一直视老人如父母,被大家亲切地唤作“小棉袄”。
 

  “他们像我的亲人一样”
 

  “钟爸爸,您的药吃了吗?”“杨爹爹,您的胡子要刮了。”随着董爱兰走进住宿楼,正是老人们晚餐时间。董爱兰热情地和每个老人们打招呼,亲切宛如自家女儿。
 

  “过来,尝一尝。”走廊上,正在吃饭的92岁的杨定举一把抓住董爱兰的手,孩子似的望着董爱兰,一定要她吃一口家里送来的餐。
 

  “您老吃吧,我不饿。”刚一开口,老人竟赌气说:“你不吃,我不吃了。”董爱兰拿起筷子,浅尝一口,老人开心地笑了。旁边的的人说,“我们开玩笑讨点吃的,老人还舍不得给呢。“
 

  一个个房间进出,董爱兰走到哪里,哪里充满着一种温馨。
 

  董爱兰说,在光荣院,住着70多名老人,有的吃喝拉撒不能自理,有的患有心血管、呼吸道、泌尿系统等疾病,还有的性格古怪、孤僻。每天需要我们帮助洗澡、洗衣、喂饭等殊护理的占老人总数的1/5……
 

  如何为这些殊的老人服好务?董爱兰笑着道出了秘诀:做好“热心、诚心、爱心、耐心、孝心”这“五心”服务,做老人们贴心的“小棉袄”。
 

  说起董爱兰的“五心 ”服务,眼睛失明、年过六旬的钟祖生老人诙谐地赞道:“两个哑巴睡一头,没话说。”
 

  去年10月,钟祖生老人腿断卧床不起,7天没有解大便。董爱兰在护理时发现了这个问题,迅速把他抱扶到便椅上。可老人因长时间便秘,想拉又拉不出来,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大喊大叫。
 

  看着老人痛苦的样子,董爱兰默默守在他身旁,安慰他,喂他喝润肠药、打开塞……但都无济于事。医生说,的办法有用手帮助疏通肛门里硬化的粪便。没有丝毫犹豫,董爱兰满头大汗地将老人抱扶到床上,让老人侧身躺下,忍着粪便的异味,轻轻地、一点一点往外抠,再把开塞露打进去,直至药物产生作用后,再把老人抱扶到便椅上……终,老人解除了痛苦。
 

  “她不嫌脏照顾我,算是自己亲生的女儿也不一定做得到呀!”钟祖生老人感动地说。
 

  为生病的老人喂饭,为患哮喘的老人捧痰,为去世的老人洗澡……一件件、一桩桩,董爱兰已记不起自己遇到过多少这种事,对她来说已成习惯。
 

  “在我的心中,他们像我的亲人一样,我是他们的女儿。”董爱兰说。
 

  “我有能力帮助他们”
 

  2006年,当看到潜江市光荣院招护理员时,董爱兰毫不犹豫地报名了。
 

  “那时孩子在私立学校住读,丈夫在外面跑运输做生意。作为一个女人,我也要自立自强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”抱着这样一种念头,董爱兰走进光荣院,成为了一名护理员。
 

  回忆起刚进光荣院的时候,董爱兰记忆犹新。“那时的光荣院环境比较差,条件也十分简陋,供养的大多是一些孤寡优抚老人,脾气有点大。一进房间,还有异味飘出来。”
 

  工作没多久,和她一同进来当护理员的两个人受不了选择离开,董爱兰却选择了留下。“老人们都很孤独,当看到他们无助的眼神望着我时,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帮助他们,有能力多关心、多照顾他们一点,让他们感受到亲人的温暖。”
 

  这一留下来,是8年。
 

  谈起其中的艰辛,董爱兰说起了她照顾的位老人杨秀芳。
 

  杨秀芳老人时年84岁,是位抗日老战士,十多岁参加了儿童团,经历过抗日战、解放战以及抗美援朝。在参加朝鲜战时,其9个月大的不幸儿子夭折了,不久,老伴也去世了。双重打击,让老人从此落下了轻微精神分裂症,脾气有些怪异。
 

  面对这样一位老人,董爱兰告诉自己,要和老人建立起感情。她耐心地照顾着老人的起居,每天帮老人端茶递水、端屎端尿,陪她聊天、讲故事。有太阳的时候,背她出来晒太阳、清洗头发、修剪指甲。可老人对她并没有完全信任。有一次,老人把大便拉在了床上,董爱兰赶紧帮着换衣被。没想到,老人不不说好,还趁领导查房时告了一状:一百多块钱不见了,是董爱兰拿走了。
 

  “当时,我委屈地直想哭,可还是强忍着泪水和其他同事一起帮杨奶奶找钱,终在老人的枕头下面的垫絮里找到了。事后,有些老人为我鸣不平,可对一个有病的老人,没有什么好计较的。”此后,董爱兰更加细心地照顾老人。老人临终前,拉着董爱兰的手不断地念叨“你是我的好闺女呀,小棉袄呀……”
 

  “干一件事重要的是坚持。时间长了,跟老人建立了感情,我还真舍不得离开他们。”董爱兰说。
 

  “把爱献给需要爱的人,我有能力他们。”正是缘于这种信念,董爱兰一直在坚守。
 

  “付出,是一种幸福”
 

  “爱,是一笔取之不竭的财富。当你付出爱时,你会感觉这个世界因你而变得更加美丽。当一个人、一个群体把奉献看作是责任与使命的时候,它便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正能量。”这是董爱兰笔记本上写的一段话。
 

  在董爱兰的心中,付出,是一种幸福。
 

  周老患有老年痴呆症,刚进院发病,整天嚷着要找自己的女儿,谁的话也不听。护理员上去劝解,他拳打脚踢。董爱兰轻轻地拉他的手说:“周爸爸,我是您女儿的同学呀!小时候到您家玩过了地,您还认不认得我?”不想,周老一把拉着她的手放到嘴里使劲地咬。董爱兰强忍着疼痛,用另一手轻抚着周老的背继续劝道:“您不要急,您看,您的女儿还让我跟您带了蛋糕,来,我们回房间,吃蛋糕去,听话,我们走……。”“啊,真的,你是我女儿的同学,还带蛋糕来了,真好,我听你的……。”周老高兴地跟着进房间去了。
 

  从此,周老一直把董爱兰当成她女儿的同学,也不再吵着要见女儿了。“看见老人把我当亲人,我觉得挺自豪的。”董爱兰说。
 

  还有一位偏瘫的中年人,由于家庭等殊原因被送到了光荣院。吃、住等都还好护理,但洗澡却成了一个难题。入院4天多了,怎么劝也不肯让人帮他洗澡,自己因偏瘫又洗不好。董爱兰坐在他的面前,诚恳地说:“大哥,你来了几天了,不洗澡你自己也难受,我知道你是不好意思麻烦我们,但我们的工作是为你服务,像护士为你们护理是一样的。”看着他态度渐渐有了一些松动,董爱兰说服他并帮他洗了个干干净净。
 

  “也有过尴尬,但照顾好院民是我们的职责。他们在这过得舒心,我也有一种成感。”董爱兰说。
 

  董爱兰的家境优越,家里的生意风生水起。在光荣院,她的工资还不到2000元。为何不选择相对轻松一点的工作呢?面对记者的疑惑,董爱兰淡淡地说了一句话:这不是钱的问题。人有分工不同,对社会的贡献是一样。服务工作是高尚的,在光荣院,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。
 

  采访结束时,董爱兰的老公陈中香开着奥迪来接她下班。陈中香说,也曾劝董爱兰不要这么辛苦。“可她喜欢,她愿意做,我也绝不干涉。
 

  8年了,连过春节,董爱兰也大半时间在光荣院。 “去年孩子参加高考,我一直在上班,都没时间接送。”董爱兰坦言对家人真有些愧疚。
 

  8年了,董爱兰的付出,收获的是与老人们相濡以沫的亲情,收获的是沉甸甸的信任。于她而言,付出,真的是一种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