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江市阴雨过后,明媚的阳光再次普照潜城,不少农民都忙着把收回家的农作物拿出来翻晒。走在广泽路、外环路等农民集居的城效区,大家不难发现,一条条“黄金路”、“棉花路”呈现在路人面前。不少行人对这些“临时晒谷场”感到非常头疼,称这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运行,还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。
 

  家住潜江城区,每天都要开车到广华上班的李某向记者反映,每年进入秋收后,他开车行驶在广泽大道上得分外小心,虽然这条路是6车道,相当宽畅,但秋收后农民在这路上晒的粮食总会占去一半的马路面积,如果车速过快,碾压道路上的小麦、稻谷等会发生打滑,容易失控酿成事故。
 

  记者在城郊的几条外环路上走访了一圈,发现这样的“临时晒谷场”随处可见,记者也随机问了几位农民,他们告知记者,在马路上晒粮食他们也知道不太安全,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,没有专门的晒谷场,粮食又必须晒干了才不会坏掉。
 

 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,伴随着城市化、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,过去的晒谷场大都另作他用,导致粮食收割后无处晾晒。虽然现在科技发展快速,可以用烘干机来烘干稻谷,但是那必竟能让种粮大户受益,大多数的小户、散户粮食数量达不到烘干机的小烘干量,无奈也能选择在马路这样的宽敞地方晾晒。
 

  记者手记:

  公路上晒粮食会占用路面宽度,同时,晒干后的散粒状稻谷也容易让行驶的车辆轮子打滑,构成安全隐患,遇突发事件影响车辆刹车效果,给公路交通安全构成严重危害。此外,马路路面的黑色沥青含有多种有害化合物,在阳光曝晒后会发出有害气体,加上过往车辆排出的废气,对粮食的食用安全构成严重影响。
 

  如何解决农民晒谷难的问题?记者觉得,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,应当将修建一定空间的晒谷场放在农村建设规划范围之内;每到粮食收割季节,各级干部应想办法协调村内活动站、休闲场等空地,为农民晒谷提供方便;各地粮站也应该出台相关对策进一步为小户、散户的稻谷烘干提供服务。